Linux的前世今生
提及 Linux 的誕生之前,不得不提到由Richard Matthew Stallman所領導的 GNU專案計劃。該專案於1983年9月推出,是一個自由軟體集體協作計劃,又稱為自由軟體運動。
GNU全名是GNU is Not Unix,主要目的是要讓人可以自由地「使用、複製、修改和釋出」軟體,其主要的發展方向有二個,一是發展Unix程式標準介面,進行應用程式的開發,另一個則是開發自由的作業系統。為了保障自由軟體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,授權所有權利給任何人,進而催生了知名 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(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,GPL)。
其中知名的軟體,包括GCC、GDB、GNU Emacs則是給後來的Linux作業系統,打下良好的催生環境與條件。
時間到了1991年,一名芬蘭大學生Linus Torvalds出於自身愛好,利用GNU的GCC、GNU Emacs 等工具,在他的80386電腦上,創作了一套類UNIX (UNIX-like)系統的作業系統核心並且在GPL下釋出,人稱 Linux(意即 Linus'Unix)。由於在這套類UNIX系統可在當時x86架構的PC上使用,再配合一系列GNU所建構的好用軟體,所以非常迅速的在網路上流傳開來。
隨著時代的演進,Linux 作業系統也在全球工程師的努力貢獻之下,也與時俱進,跟著電腦硬體的進步而進步,並且在資訊的領域內開枝展葉,在許多的領域中成為出色的作業系統,小至手機、嵌入式系統,大至研究等級的超級電腦,都有非常大量的佔有率。